- 來源: 新余日報
- 作者:通訊員熊濤 張輝
- 發布時間:
2022-11-16 08:25 - 訪問量:
為重點解決當前人防工程質量監督體系不完善、專業人員緊張、技術力量不足等矛盾,今年以來,市人防辦積極探索、先行先試,在優化營商環境中擔當作為、改革創新,在全省率先開展人防工程質量監督技術服務社會化試點并取得圓滿成功,為打造“余事快辦”政務服務品牌、扎實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落地見效作出積極探索。
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推進。市人防辦為確保改革試點工作有序開展并取得扎實成效,該辦黨組組織制定試點方案、明確工作目標以及路線圖和時間表,多次組織召開黨組會和主任辦公會,協調解決試點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及時向省人防辦報告進展情況,得到各方的大力支持。
明確認定標準,建立完善專家庫。為徹底解決人防部門自身技術力量不足問題,建立健全覆蓋人防工程質量監督、竣工驗收等領域的人才專家庫,市人防辦堅持自愿原則,在全市轄區內篩選了從事人防工程設計、施工、監理、檢測、人防技術服務等領域的人防相關專業技術人員進入專家庫。目前該專家庫涵蓋建筑、結構、風、水、電、防護設備等6個專業共計30人,所有專家全部具備從事相關技術工作10年以上、中級以上工程師資格。為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市人防辦在人防門戶網站上公示專家庫名單,并為入庫專家發放聘書。
堅持市場導向,改革服務模式。市人防工程質量監督改革的核心是堅持以市場為導向,由原來的人防機構提供服務改為市場提供服務,既解決了人防部門技術力量不足的問題,又進一步激發了市場活力。在具體操作中,項目建設單位首先向人防主管部門提交驗收申請,人防主管部門對符合要求的項目納入驗收技術服務流程,指導建設單位準備好項目資料、國家及省相關法律法規及規范性文件以及該項目的設計文件、圖紙會審記錄、設計變更單等資料。在工程項目現場滿足準備工作后,由建設單位派人現場隨機抽取明確專家組人員名單。驗收工作開始后,專家組即組織驗收,現場查閱項目文件資料并逐條逐項驗收,提出驗收意見并形成有效文件。
強化監管職能,防范化解風險。該辦堅持多措并舉,層層設防,堅決防范和杜絕人防工程質量監督社會化服務中可能出現的廉政風險,組織制定《新余市人防辦工程質量監督技術專家選取辦法》,明確規定專家庫的組建和使用采取“隨機、公開、回避”原則。專家庫人員名單全部公示接受監督;在人防工程項目竣工驗收前的1個工作日,由建設單位在人防機關監督下隨機抽取專家;人防主管部門采取固定電話方式通知被抽取專家,并只告知時間地點,不透露項目名稱;專家組成員到達指定地點后立即將隨身攜帶的通信設備交由人防部門保管,驗收結束后返還;凡是與項目有利益或利害關系的專家采取回避制度,不參與項目驗收。
強化服務為民,優化營商環境。該辦堅持廣泛聽取各方的意見和建議,邀請已經開展了專家服務項目的參建單位代表進行座談,虛心聽取意見,在參會代表提出專家人數和專業不盡合理的意見后,及時進行調整,將主體驗收專家人數確定為2名(建筑、結構專業各1名),竣工驗收專家為3名(建筑、風水電、防護設備專業各1名)。目前,我市已在7個項目中進行了試點,其中5個項目為主體驗收,2個項目為竣工驗收。所有試點項目驗收工作都順利開展,參建單位均表示人防工程質量監督和竣工驗收改革后,大幅減少了驗收時間和建設成本,有力支持了企業發展。